當前位置:

電院獲得第19屆“星火杯” 將承辦第20屆星火杯


     12月10日,我校第十九屆“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新校區隆重舉行。校黨委副書記龍建成,組織部部長、學工處處長蔣舜浩,宣傳部部長張培營,教務處副處長趙樹凱,校團委書記任小龍及各學院主管科研、學生工作的領導出席了晚會并為獲獎集體和學生頒獎。

  校黨委副書記龍建成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對“星火杯”競賽全體工作人員、承辦方軟件學院及各位評審老師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并對競賽的開展情況和取得的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星火杯”競賽是我校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標志性項目之一,也是我校具有悠久科技文化積蘊的特色活動,已連續開展了十九年,“星火杯”激發了全校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為大學生進行課外學術科技活動提供了一個契機和良好的交流平臺,增強了同學們的實踐能力,進一步推動了我校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發展。
  龍建成副書記指出,“星火杯”競賽不僅培養了學生較強的科技實踐動手能力,而且為我校在全國性科技競賽中所取得的優異成績打下了堅實基礎。本屆“星火杯”競賽的覆蓋面得到了進一步擴大,參賽人數及作品數量均創歷史之最,新校區上報作品3000余件,參與活動人數超過8000人,體現了全校關注“星火杯”,人人參與科技活動的良好氛圍,說明新校區學子已成功繼承了老校區優良的科技活動傳統。本屆“星火杯”的參賽作品不僅數量及質量得到提高,而且向實用性、效益性等方面邁出了探索的步伐,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希望廣大學子要勇于挑戰自我,繼承發揚優良傳統,刻苦鉆研、加強研究性學習、開闊國際化視野,在大學生活中鍛煉出過硬的本領。
  最后,龍建成副書記希望“星火杯”再接再厲,越辦越好。他要求組織單位進一步從活動機制等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加強“星火杯”科技制作與發明創作的統一協調,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推動學生科學素質的全面提升。

  競賽評委會副主任、軟件學院院長鄭有才介紹了本屆“星火杯”評審情況。第十九屆“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由校團委、軟件學院、校大學生科協聯合舉辦,本屆星火杯競賽評審工作經過了院內初賽、決賽作品問辨、優秀作品交叉復議及公開答辯四個階段。競賽上報初賽作品3011余件,共評出1772件優秀作品進入終審決賽,其中新校區參賽作品占到97%。這些作品都是學生在校期間完成的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以及新近的發明、研究,作品從實際出發、思路比較新穎、技術比較成熟、關注社會熱點、實用性較強,充分體現了現階段我校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實力和水平。校團委與軟件學院聘請有多年評審經驗的28位專家組成了本屆競賽的評審委員會,全體評委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依據評審細則,最終評出了特等獎17件、一等獎47件、二等獎123件、三等獎329件以及一個“星火杯”,二個“優勝杯”及四個“優秀組織單位獎”。

  在全體師生熱烈的掌聲中,大會隆重進行了授旗儀式。第十九屆“星火杯”競賽承辦單位軟件學院黨委書記齊新黔向競賽組委會交還了“星火杯”會旗,校黨委副書記龍建成將“星火杯”會旗授予了第二十屆“星火杯”承辦單位代表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劉應南。

  頒獎典禮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四屆科技英才、本屆“星火杯”競賽特等獎得主、獲得“星火杯”、“優勝杯”及“優秀組織單位”的學院進行了頒獎。最終,《動態密碼聲紋安全認證系統》等17件作品特等獎,《雙足步行機器人》等47件作品一等獎,《土壤水份溫度自動控制系統》等123件作品二等獎,《汽車底盤防撞檢測儀》等329件作品三等獎。電子工程學院獲得“星火杯”,軟件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獲得“優勝杯”,計算機學院、技術物理學院、通信工程學院、理學院獲得“優秀組織單位獎”。

  (編 輯\侯其鋒 供 稿\林波 圖 片\林鑫)

來源: E流網站   http://210.27.2.12/news/news.asp?id=25187&kind=5